您所在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江苏社科院疫情防控工作 > 智库建言

加快我省新基建建设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0-05-27

  作者:江苏省社科院财贸研究所所长孙克强研究员、陈涵助理研究员

  为进一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加快转型升级发展的步伐,党中央、国务院加快了以5G基础设施建设、光伏电网及特高压、工业互联网、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车及充电桩、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中心等7大领域为核心的新基建建设步伐,这必将为我国的转型发展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我省是全国经济社会发展较早、发展速度较快、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实际情况与未来产业发展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应切实加快推进新基建建设进程,争取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与发展机遇。 

  一、江苏必须跟上新基建的世界发展步伐 

  为加快经济转型发展,近年来,世界各地都在加快新基建的建设步伐,江苏必须顺势而上。 

  5G网络方面,截至2019年底,全球有119个国家和地区的348家运营商正在进行5G投资,包括测试及试用、获得牌照、部署网络和启动服务等。韩国在20194月就率先开始了大规模商用。截至20201月,韩国5G网络用户数量超过了490万。 

  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201610月,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了《国家人工智能研发战略计划》,提出了美国优先发展人工智能的战略方向及相关建议,确定长期投资发展人工智能。20196月,新版《国家人工智能研发战略计划》发布,对2016版进行了更新。 

  数据中心被看作是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数据中枢和算力载体。早在2018年美国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总量就占了全球的40% 

  除了在不同的技术领域各有侧重外,一些国家和地区还提出了类似“新基建”的概念并制定了长期发展规划。2019310日,欧盟委员会最新发布了《欧洲新工业战略》,制定了打造欧洲数字未来战略,提出了欧洲保持技术与数字主权的举措,也提出了让欧洲成为全球数字领导者的愿景。欧洲未来会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加快在人工智能、5G、数据和元数据分析等领域的研究和资金投入;其次,制定公共数据管理框架,允许企业创建、汇集和使用相关数据;另外,尽快开展6G网络的研究与资金投入,以期成为下一代通信技术的领跑者。 

  二、新基建对我省转型发展与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 

  在国际经济深度调整、互联网快速升级换代的大背景下,新一轮的基础设施建设既是促进经济起底回稳的重要手段,也是为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而做的准备,做得好,可以收到“一石二鸟”的效应。 

  虽然这次新基建主要包括七个大的方面,但它们并不是孤立的,这七个部分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 

  5G基建应用为核心与基础的新基建,通过自身大量投入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并通过促进全社会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发展的根本性变革,进而促进全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与新的发展形态。 

  一是加快新基建的建设进程,将进一步发挥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以往历次基础设施建设,我们实施的都是赶超战略,即通过加快我省基础设施建设进程,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但这次以数字化为核心的新基建,我们将有可能成为世界新基础设施建设的引领者。近年来,我们进一步加快了科技与经济发展的融合步伐,已有的科技优势、产业优势越来越多地成为竞争优势。因此,在新一轮的基础设施建设进程中,我们将有可能通过新基建建设带动经济社会飞跃发展。 

  二是在新基建的带动下,我省社会发展水平与发展形态将进入新的阶段。这一轮新基建的最大特点就是数字化。原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都是模糊的、无法定量化的,通过这一轮的新基建,将逐步把这些关系量化,从而为社会发展、社会运行、社会协调提供最大可能性,为协调社会资源的需求与供求关系带来新变化,有利于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使用,实现社会运行的高效化与有序化。 

  三是依靠新基建,我省的产业水平与产业结构将进入更高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我省经济取得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力资本便宜使得我们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具有绝对优势。国际竞争的加剧、劳动力人口的减少,特别是科技进步与产业发展的高度融合,决定了我们可以走也必须走更高水平与更高质量的发展之路。 

  通过这一轮的新基建,我省传统的制造业优势都将得到数字化改造,从而为彻底摆脱“人海战术”的产业发展之路奠定坚强的技术基础。 

  四是在新基建的基础上实现全省整个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弯道超车”。与发达国家相比,我省当前的基础设施水平虽然有所进步,但从总体上讲,仍然有很大的差距,而且也不能完全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通过新基建,一方面可以弥补前期基础设施方面的欠账,另一方面可以在更高水平上加快推进我省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在城乡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与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基础设施等方面实现“弯道超车”。 

  三、加快推进我省新基建建设进程的建议 

  新基建的“新”,关键要用改革创新的思维来看待,并推动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而不是简单地重走老路,导致过剩浪费,而且,新基建除了具体领域与传统基建不同外,还应该在具体建设方面体现更多的“新”。 

  从我省加快推进新基建建设进程的角度来看,应重点把握好五个方面的“新”: 

  一是对新基建作用的认识要“新”。我省是全国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发达的生产力迫切需要更先进的基础设施,特别是在科技进步与国际经济大调整的背景下,要不断增强区域竞争力,必须全方位地提升区域发展水平。而新基建就是从最根本的基础上改变与改善我省的发展水平。因此,全省上下要进一步提高对新基建建设的重要性与迫切性的认识,从思想观念等方面,切实把所有工作转变到加快推进新基建建设上面。 

  二是对新基建内涵的认识要“新”。与传统基建主要指铁路、公路、桥梁、水利工程等不同,新基建具有鲜明的科技特征和科技导向,以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科技为支撑,旨在构建数字时代的关键基础设施,推动实现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这对推动我省转型升级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如5G技术主要是打造信息高速公路升级版,为智慧城市建设、工业物联网、车联网、智慧农业和智慧医疗等领域的发展提供新机遇;特高压是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关键,通过“智能电网+特高压电网+清洁能源”,促进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大范围配置、高效利用;工业互联网是重构工业生产体系,变革人类的生产方式;城际高铁城际轨交是构建新型城市群网络,把地区之间和城市群之间串联起来;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是为了消除新能源汽车的里程焦虑;人工智能是培育智能经济新形态,主要包括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加速发展可以重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大数据中心是进一步夯实智能经济的基础,加快产业的数字化转型。 

  三是新基建的建设重点要“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我省有产业优势的领域要加大支持力度,争取市场主动。这次新基建涉及的领域比较多,既有技术研究层面的,也有产业发展方面的,我省在这方面都有一定的积累,特别是在5G技术与运用、物联网技术与发展、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前期做了大量工作,在全国优势明显,建议政府在资金、税收、人才、土地等方面进行政策倾斜,加大支持力度,进一步做大做强。二是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需求的领域加快推进设施建设,如5G技术与运用、工业互联技术等,为产业转型升级、消费转型升级、社会管理转型升级等奠定坚实技术基础。 

  四是新基建的建设主体要“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同时,也要重视并解决好政府积极作用的发挥问题。在新基建推进过程中,尤其需要解决好政府与市场两者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两者的积极性。在新基建前期,特别是在规划、布局、引资等方面,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而随着建设进程的深化,也必须进一步放开新基建领域的市场准入,让更多的投资主体参与新基建建设,尤其是对有一定收益的项目要放手让民间资本进入。 

  五是新基建的建设方式要“新”。在新基建的投资方式上,要避免传统的做法,尽最大可能规避政府一资独大的模式,规范并推动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在新基建中的运用。而在引进民间资本时也应不断提高效率,拓宽融资来源。实践证明,在新基建建设进程中,政府主要是发挥规划引领、项目引领与资金引领的作用,大量具体的建设工作,必须充分调动和依靠社会资本。 

  除了以上五个方面,在推进新基建建设过程中,还要重视发挥企业的主力军作用和科研机构的引领与支撑作用。企业应主动融入全省新基建发展战略中,抢抓配套服务机会,积极寻找产业转型突破口,审时度势,置身其中,早谋划、早动手,将自身发展战略实实在在地融入到全省新基建建设带来的机遇中,并在伴行中实现自我提升与发展。同时,我省应依靠具有较强优势的科研力量,积极为新基建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以需求为导向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打造服务“新基建”的新高地,以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激励科研机构致力“新基建”科技创新,以人才为核心构建精准引培机制,壮大“新基建”生力军,在加强政府主导的前提下,大力推进各科研机构科技创新和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着力突破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打造发展新引擎,形成各有所长、相互补充的特色化发展格局。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