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江苏社科院疫情防控工作 > 智库建言

进一步强化舆论宣传及引导 做好疫情防控

发布时间:2020-03-02

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时的讲话中指出,这次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我们一定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当前发展态势下,一些自媒体从业人员利用所掌握的网络技术优势,通过互联网这一特殊媒介误导各地疫情发展的真实情况,因此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必须科学认识、积极应对、强化舆论宣传引导。舆论宣传引导是一项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而舆论宣传引导能力的强弱是我们党和政府执政能力在动员力和组织力方面强弱的重要体现。

当前处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不少人担心、害怕,对真假信息难以判断,导致谣言肆意传播;更有极少数人借机发泄对社会不满,编造一些谣言甚至煽动性信息蛊惑、误导大众,以此来搅乱、报复社会;一些自媒体工作人员在报道中拿标题玩噱头,不惜编造虚假内容吸引眼球来混淆视听;一些地方政府对网络信息监督不严格,审核把关存在盲区,存在管理上的缺位。鉴于这些问题和不足,建议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一要保持疫情防控传播上的“开放性”。积极回应社会民众的关心和敏感话题,争取“主导权”、“主动权”,官方信息要最快最先发声,让社会部分公众由于其狭隘的“刻板印象”而抵触真相的情况没有市场。扩大正面舆论的影响力,避免出现疫情防控中的“情绪对立”,进一步强化舆论公信力、感染力和传播力。

二要创新传播手段,持续扩大影响力。既要用好传统官方媒体来发声,也要借助于各类媒体来强化正面舆论宣传,比如这次非官方媒体针对疫情出现的一些过度消毒、喷雾消毒等非科学、假科学现象的纠正,从而多维度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涵养公众科学意识。

三要加强网络舆情发展现状日常研判及趋势分析。既要充分发挥现有网络技术监测软件的作用,掌握各类突发舆情危机信息,提升舆情监测水平与能力,又要发动专家学者的力量,和舆情研究团队一起进一步加强对各类舆情研究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舆情研究效能。

四要强化舆论宣传人才队伍建设,培养网络平台高手。着力强化专业宣传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及沟通能力的培养,邀请公共卫生领域专家、疫情防控、危机处理及干预等方面专家学者在媒体平台发声,使主流舆论宣传占领主导权、话语权。

五要发挥社会动员作用,强化教育引导,形成思想共识。农村地区地理位置较偏、居住方式较分散、信息网络相对不发达等,“重城轻乡”现象存在。要把城乡社区作为疫情防控的重要区域,采取差别化的引导方式,利用网格化管理的优势,发挥各种社会组织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把重视新冠肺炎疫情作为开展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内容。

作者:江苏省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张卫研究员

相关信息